响应“百千万工程”号召,创院学子赋能富竹山村文化活化行动
发布时间:2025-07-14 作者:陈惠华 来 源:创意设计学院

2025年6月26日-7月4日,在东莞市寮步镇团委指导下,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创意设计学院“莞乡创艺·百千村潮”突击队14名学子响应“百千万工程”号召,赴富竹山村开展“三下乡”实践。团队以“专业+文化”双轮驱动,围绕文化活化主题深挖村落故事,通过教孩童绘画,推动传统文化焕新。

“莞乡立潮——富竹山村文化活化设计行动”行程安排分为五个阶段:

策划调研阶段(4-5月):在2019届毕业生刘颖琪引介下,指导教师陈惠华、易熙琼、柳翰及部分突击队成员,受富竹山村村委会委托,调研村落公祠、牌坊,整理资料搭建线上平台,方便队员了解。

队伍集结阶段(5月21日):指导教师团队遴选人员后,集结14名设计学子,2025届毕业生李煜向队员讲解项目进展与后续计划。

田野调查阶段(6月29日): 13名工业设计、产品艺术设计学子组建突击队赴富竹山村,首日与村委袁富珍女士确定以公祠文化为调研核心,随后白天记录环境、拍摄建筑,傍晚问卷访谈,夜间梳理村志。

设计研发阶段(6月30日至7月3日):成员将宗祠、麒麟队、竹子等元素数字化,经多轮设计迭代,初步创作出徽章、明信片等文创产品,以创意赋能古村文化与乡村振兴。

美育科普阶段(7月4日):教小朋友画家乡公祠、牌坊,既在孩子心中种下文化传承的种子,也为设计学子搭建实践平台,让青年用专业设计回馈乡土,以创意彰显担当。

在三下乡实践总结分享会上,谢敏、陈婉媚、林博浩三位同学分享感悟。谢敏作为队长表示,村民对家乡文化的珍视令人惊喜,教孩子画公祠是在传承文化;陈婉媚称,孩子们的期待与村民的笑容是最珍贵记忆,也让她在协作中成长;林博浩总结,团队在调研设计中既是资源开拓者,也是文化传递者,乡村文创需倾听乡土声音。三人的感悟,展现了青年与乡村双向奔赴的美好画面。

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创意设计学院学子借三下乡扎根富竹山村,以专业挖掘文化、创意活化传统。他们从村民处取材,为孩童播撒美学种子,赋予建筑人文内涵。此次实践彰显青年担当与育人初心,未来将继续以创新助力乡村振兴,绘就青春华章。

一审:吕文慧;二审:姚志坚;三审:车美娟